磁栅尺是否具有掉电保持性取决于其类型:绝对式磁栅尺具有掉电保持性,而增量式磁栅尺不具有。

一、磁栅尺基本类型与工作原理
磁栅尺是一种用于精确测量位移的传感器,由磁性标尺(磁尺)和磁头组成:
•磁尺:在非导磁基体上镀一层磁性薄膜,录制周期性磁化信号(磁极交替)
•磁头:内置感应元件(霍尔元件或磁阻元件),通过电磁感应读取磁信号变化
工作原理:当磁头相对磁尺移动时,感应元件检测磁场变化,转换为电信号,经处理计算出位移量。
二、增量式vs绝对式:掉电表现差异
1. 增量式磁栅尺:不具备掉电保持性
•通过计数脉冲测量相对位移,无绝对位置编码
•断电后:位置信息丢失,必须重新校准/回零才能正常工作
•再次上电时"忘记"之前位置,需重新建立参考点
2. 绝对式磁栅尺:具备掉电保持性
•每个位置有唯一的编码标识(如13位伪随机二进制序列)
•断电后:磁尺上的磁化模式保留,位置信息不会丢失
•重新上电时可直接读取当前绝对位置,无需校准
三、掉电保持的技术实现原理
绝对式磁栅尺实现掉电保持的核心在于其编码方式:
•绝对值码道:磁尺上除了增量码道外,还设有绝对码道,每个位置的磁场方向编码唯一
•上电恢复机制:系统重启后,先读取绝对码道确定当前位置,计算出精确坐标
•物理基础:磁信号依靠磁性材料的剩磁特性保存,优质磁栅尺的磁信号可稳定保存10年以上
四、应用场景对比

五、总结
磁栅尺的掉电保持性不是普遍特性,而是取决于其类型:
•绝对式磁栅尺:✅ 有掉电保持性,断电后位置信息保留,适用于需要连续位置跟踪的精密应用
•增量式磁栅尺:❌ 无掉电保持性,断电后位置丢失,需重新校准,适合成本敏感且可接受定期校准的场景
选购建议:如果应用要求在断电后仍能准确知道位置(如电梯、精密加工设备),应选择绝对式磁栅尺;若对成本敏感且可接受重启校准,则增量式更经济